Venue: Huanglong Hotel, Hangzhou
Email: qicc@qicc.org, zjxg2010@126.com
CopyRight◎ QICC2021
唐礼江教授
功能与影像论坛坛主
浙江医院
补短板,话前沿
内外兼修以致远
▼▼▼
随着学界对冠脉病变功能学评价认识的提高和影像学检查技术的不断演进,功能学评估和影像学检查的临床优势日益突显。二者在冠心病的机制研究、介入诊疗各环节的指导及优化过程中,均扮演着重要角色,使得医生们可以更精确地评估冠脉病变、制定更加合理的介入治疗方案,逐渐成为指导和辅助冠脉医生开展冠心病介入手术必不可少的两把利器。
结合当前各类冠脉功能学评估和影像学检查手段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本届QICC将冠脉功能学评估和影像学检查合并为一场专题论坛的设计也独具深意。唐礼江教授介绍,将二者融合的初衷是希望借助这两种辅助手段达到精准治疗,为合适的病人进行合适的诊断、合适的治疗。
以此为出发点,论坛从两个角度设计了不同的课题。
第一,聚焦基层
虽然使用功能学和影像学工具优化诊治冠心病的理念在全国各大医院、中心乃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得到了普遍认可,越来越多的医生开始深入掌握此类技术,但不同地区临床医生使用工具的能力仍存在差异。唐礼江教授在设计论坛内容时也深刻考虑到这一点,他指出,大医院水平高并不能代表国内整体水平高。如同木桶理论的原理,你的短板限制了你的高度。只有补足短板,才能在根本上提升整体的水平。因此,论坛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加强基层教育。
论坛将开设不同的主题专场,邀请各地基层医生齐聚一堂,围绕不同工具的技术规范操作流程、指南要求、临床最新研究成果及相关领域实验进展等内容展开基础教育和深度交流。
“比如说我们应该怎么去规范地测量、去理解及合理运用FFR、IVUS、OCT等,最终去提高参会医生的能力,赋能基层地区冠心病治疗。”唐礼江教授解释道。
第二,链接前沿,注重创新
以FFR为代表的冠脉病变功能学评估技术经过20多年发展,其临床作用获得普遍认可,逐渐成为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然而,传统FFR测量有创且费用较高,不利于在临床上的普及。在计算机技术蓬勃发展的助力下,FFR的使用迎来了一股东风,功能学评估开始从有创走向了无创。
近几年,国内外关于无创冠脉功能学评价技术的研究方兴未艾。
唐礼江教授表示,尽管现阶段尚无结论性成果问世,但总体来说,国内外尤其是国内对无创功能学评估的研究及检测产品的研发一直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包括基于人工智能的CT-FFR,基于冠脉造影的QFR,基于腔内影像的OFR等逐渐成为学术讨论热门。论坛也将这部分内容纳入其中,邀请了领域内来自北京、上海、港台,美国、韩国及欧美等地的资深专家、企业家展开交流合作,以期推动无创的血管影像评估的发展,使有创的和无创的功能学检查有机结合,与腔内影像学技术融合互补。
“总而言之,我们是希望通过这些努力在推动冠脉功能学评估和腔内影像技术普及的同时,能在领域内从事一些我们自己的原创性研究。”唐礼江教授说。
第三,形式多样,现场互动
为增加论坛的趣味性与互动性,在举办形式上,唐礼江教授也进行了精心设计。传统的主题讲课结合病例讨论依旧是论坛的主要形式,但功能学和影像学在临床上重在实用。所以,论坛将在现场布置相关领域内不同的新器械,手把手教学和演示器械的规范使用方式,为前来参会的基层医生提供直观的感受和真实体验。
此外,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实践才能展现真功夫。
唐礼江教授认为:“功能学的东西,一方面有赖于机器的准确率,另一方面使用工具的人也很重要,很好的东西画弯了,肯定得出的结论就不一样。所以要不断地去锻炼和练习,才能更加接近真实水平。”
最后,论坛还会同步安排一场比赛,邀请参会医生通过分组的形式进行比赛,依据不同医生测量出的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检验学习成果,以赛促学,共同提高。
以医者为本
永葆会议勃勃生机
▼▼▼
15年春华秋实,奔腾不息的钱塘江,见证了浙江心血管弄潮儿的胆识。从区域性学术会议到走向全国、走向国际的学术大会,QICC有着敢为人先的雄心与气魄,也记录了浙江省新一代心血管病医生自强不息,薪火相传的新篇章。
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QICC的发展和壮大的背后也有着多重因素的合力。唐礼江教授认为滋养着QICC永葆生机的核心要素是“人”。他强调,起源于杭州,根植于浙江的QICC,有着与时俱进的办会宗旨。其中,创新求变是会议不断发展的关键秘钥,但任何事物都有其根基所在,QICC的根基则是广大的心血管病医生。
“这个平台好与不好,医生能感受到。”
唐礼江教授谈到,QICC只是搭建了一个舞台,而真正让这个舞台流光溢彩的是历年参会的医生。他们能在这里学到知识、发布研究成果,与不同医院、不同城市医生相互切磋交流,在全方面提升自我能力的同时,推动整个学科的发展。因此,QICC形成了一种凝聚力,参会医生、办会医生与大会相得益彰,每年源源不断地吸引着浙江乃至全国同道的参与。
对于QICC的未来发展,唐礼江教授也坚定地认为,传承和发展QICC的办会宗旨是大会高质量发展根系所在,且质量、创新、合作、培育这四点要素缺一不可。
未来能真正能扩大会议影响力和辐射力的核心要素还在于“人”。
以欧美地区国际性学术大会为例,正是由于每年的会议上,欧美地区心血管病医生会在其中公布最新的临床研究结果和循证医学证据,才使得世界范围内的医生关注那些国际性学术大会。这就意味着只有用最前沿的临床研究和能推动学术发展的原创创新烘托整个会议,才能不断地提高会议影响力。
这就要求QICC搭建一个全国性的、全国同行一起来参加的学术大会,有着足够强大的凝聚力,能够荟萃整个领域内临床医生和学者的优秀学术成果,以点带面,辐射全国。
“产生的影响能有多广,就要看组织的人有多广泛。组织的人是浙江省的,那就在浙江产生影响。如果是全国的人,就会在全国有影响,如果是全世界的,就会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
星光不负赶路人,翻开新的历史答卷,如今的QICC逐步迈向国际化。
“期待QICC能在未来聚合国内心血管病会议,加强团结合作,形成中国特色的拳头产品,做对世界有影响的精品学术大会!”
第十五届钱江国际心血管病学会议(QICC2021)
大会主席
大会主办
协办单位
浙江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
浙江省医学会介入心血管病学分会(筹)
会议支持
专家简介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浙江医院心内科主任,院长助理;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老年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病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病分会心衰学组委员;中国血管疾病高血压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心血管学会副理事长;浙江省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分会副主任委员;省优秀医师/全国优秀医师提名奖,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