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CC 2021】丨肺血管论坛、外周血管论坛、老伙计&人工智能论坛亮点速递

更新时间:2021-09-10 19:14:08点击次数:1400次字号:T|T

2021年9月23-26日,第十五届钱江国际心血管病会议(QICC2021)将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如期召开。会议即将召开之际,大会老伙计、人工智能论坛坛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李长岭教授,外周血管论坛坛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陈兵教授,肺血管论坛坛主、绍兴市人民医院郭航远教授接受了严道医声网专访,分别介绍了各个分论坛的特色亮点内容,也对本届QICC的召开表达了诚挚的祝愿。

肺血管论坛

上承前沿下接地气

加深肺血管疾病临床认知

▼▼▼

郭航远教授

肺血管论坛坛主

绍兴市人民医院

绍兴文理学院医学院

绍兴市第一医疗集团


“QICC搭建起了一个浙江省心血管医生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每年会邀请来自日、美、韩及中国香港、台湾等地区的大牌专家进行学术交流。同时又在交流中促创新,抓质控。浙江对国内医疗器械的技术贡献还是比较全面的,包括在技术创新、专利申请以及高端论文课题都有涉及,正因为有这样的学术平台,才能够使得大家群策群力做学术创新,技术创新的工作。”

本次肺血管论坛的主要有两点内容:

一、多元交流,提高广大医生对疾病的认知。

本届肺血管论坛在专家邀请上将不仅仅局限于心血管医生,而是涵盖基础研究、呼吸科、肺循环与呼吸科、病理生理学、药剂学等众多与疾病相关的资深专家学者前来参会,分享诊疗见解,旨在通过多元交流的形式,普及肺血管病临床知识,同时以病例讨论形式进行临床思维交流,推动我国肺栓塞与肺血管病的防、诊、治、研全面发展。

二、兵分两路,从疾病基础研究和治疗方式两个方面出发,系统讲解肺血管疾病前沿知识,启迪新思维。

一方面,基础研究中通过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角度寻找肺血管疾病新的疾病基因一直是诸多疾病研究专家学者关注的重点内容,期待通过不同学科之间观点的交流讨论,从中发掘出新的研发方向。

另一方面,现阶段肺血管疾病诊疗手段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如新的潜在药物靶点陆续被发现,老药新用、肺动脉高压球囊扩张术等诊疗方式在临床中的效果初显成效,十分值得临床医生着重讨论和关注。

除了上述两点主要内容之外,在细节方面,肺血管论坛也将关注疾病的预防和康复,在肺血管疾病诊疗手段方兴未艾之际,以预防为主,从早期筛查和发现方面,做到疾病防治关口的前移,促进我国肺栓塞与肺血管病防治工作取得新进展。


外周血管论坛

一个“特别”的论坛

▼▼▼

陈兵教授

外周血管论坛坛主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希望通过QICC血管外科分论坛的分享与碰撞,可以让更多血管外科的从业者们对建立合理的临床思维、掌握精良的治疗技术、实施精细化慢病管理及加深医学经济学的学习有更多的理解和探索,推动血管外科发展,为病人提供便捷、安心的治疗。”

结合外周血管学科发展,本年度的外周血管论坛在历承往届会议成功举办的基础上延伸了四大特别之处:

特别之一:医学与哲学深度融合

外科医生不仅要具备渊博的医学知识、掌握娴熟的外科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有清晰和准确的临床逻辑思维,而哲学思想正是为外科医生提供方向的重要思想工具,因此我们一直在强调医学与哲学的深度融合。现实中,很多医学大家都是具有浓厚哲学思维的思想家,临床实践中大量充斥着哲学的辩证,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心理指导等所采取的各种技术实践也应当满足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哲学思维。本次会议有幸请到了曾任中华医学会血管外科学组组长、上海中山医院院长王玉琦教授和中华医学会伦理学分会前任主委、《医学与哲学》杂志主编赵明杰教授,从不同角度牵引哲学思想在医学的渗透和融合,值得期待。

特别之二:DRG的超深入解读

今年的中华医学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年会现场,专门请到了国家医保DRG付费技术指导组组长、北京市医疗保险事务管理中心主任郑杰主任就DRG在促进医保制度改革、提高医院管理、提升效率医疗的作用进行专题讲演,足以见得DRG改革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浙江省2020年在国内首先进行全省DRG医保付费改革,成果累累,但也问题颇多。血管外科作为DRG改革中受影响较深的科室,更应当深刻学习,认真领悟。非常荣幸本次专场也请到郑杰教授及国家医保局DRG技术指导组成员、国家医保局医保信息编码专家李伟光教授,武汉协和医院党委副书记孙晖教授,传授国家政策、医院管理方案等核心政策。同时还有在美国行医多年,独立创立临床医学中心的秦峰教授,从美国DRG发展解读我们将来可能面临的困难和努力的方向。我们浙二医院的医保办公室夏燕副主任也会把经历DRG医保改革风浪洗礼的深刻体会带给更多关注的医院领导、科室负责人和临床医生。

特别之三:“外科慢病管理”的创新实践

以往的经验都把慢病管理做为内科医生处理的方向,但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由于没有相对应的血管内科的支撑,血管外科医生不仅要手术技术精湛,更要熟练掌握药物治疗方案,不仅要跟踪随访患者病情发展,还要对后期用药、医学知识普及、生活方式等悉心指导。而血管外科主要疾病,都是慢性危险因素如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不良生活习惯等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在强化药物治疗基础上效果不佳,不得不手术治疗,因此以血管外科为代表的慢病管理模式的创立是顺应国家健康战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重要的突破,必将为外科慢病管理的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而新理念的创立和实现需要各种新的诊疗模式,如作为实体医院良好补充和拓展的网络平台或网络医院在此过程中可能会发挥重要作用,这也是国家积极推动的医疗发展新方向。本次专题会邀请国内在慢病管理方面具有雄厚实力和经验的“医联”网络平台作为合作伙伴,设计和规划了血管外科慢病的闭环管理策略,为新形势、新理念、新政策下医疗改革和发展提供探索经验。

特别之四:血管外科的新技术探索

在血管外科创新技术方面,论坛主要聚焦于血管外科主要疾病的新发展趋势和新技术的交流。而在技术内容的分享形式上,今年的血管外科论坛也进行了创新。比如抗凝药大PK,减容技术大PK,围绕一个或者几个病例,应用辩证思维、掌握精准医学知识、发挥不同器材/药物的特性,为患者提供最佳治疗和服务,逆向推动临床医生在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方面进一步深化,真正理解“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的医学人文精髓。

老伙计 人工智能论坛

求真务实,锐意创新

▼▼▼

李长岭教授

老伙计 人工智能论坛坛主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老伙计其实与QICC是有着深刻历史渊源的。从最初的10个会员成长到如今的65人的团队,老伙计在葛均波院士的引领和王建安教授的支持下,致力于CTO介入手术的再普及、再提高、再规范,多年来参与QICC的学术活动和手术转播,为浙江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的同道都带来了非常好的手术示教和示范。”

本届老伙计论坛在求真务实的基础上,再次融入了QICC重要论坛的内容,将会结合今年新出台的带量采购政策后器械的选择,心血管病研究领域的重点议题和指南等内容,邀请成员以学术讲课的形式进行回顾和深度解析。

医学技术发展到了今天,临床医生在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领域已经储备了高精尖的武器。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又再度与心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之间架起了一道新桥梁。尤其是在当前“大数据+”的大势下,极大地赋能了心血管疾病的预测、诊断和诊治。

近年来,CTO老伙计们也通过与王建安教授团队、脉流科技向建平教授团队共同合作,推进完成了CT-FFR及AmJIo-FFR的前瞻性研究,这两项研究的数据也将于本次论坛上进行公开发布。此外,论坛还特别邀请了香港及美国的诸多人工智能专家团队进行讲课,并且有腾讯医疗企业专家讲课内容。

“这可能是心血管疾病诊疗领域,AI参与心血管疾病影像学诊断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事件。具体内容我先保密,希望大家到时候一定要来参加。”

最后,李长岭教授着重介绍了组成整个研发的AI团队。他表示,在王建安教授的带领下,这是一个十分富有朝气的团队,近一年来发布了近10篇SCI文章,参与国家自然课题1项,省级课题2项,市级课题3项,完成了诸多工作,并小有成绩。目前通过人工智能快速进行左室重建,能够得到一个非常形象和仿真的左室模型和3D心脏结构图。


第十五届钱江国际心血管病学会议(QICC2021)

大会主席

王建安


大会主办

浙江省医学会


协办单位

浙江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

浙江省医学会介入心血管病学分会(筹)


会议支持

国家心血管区域医疗中心
浙江省心血管学会
浙江大学心血管研究所
韩国血管成形术峰会TCTAP
台湾介入性心脏血管医学会TSCI
德国先天性、结构性及瓣膜性心脏病介入大会CSI
日本复杂心血管介入学会CCT
香港心脏专科学院HKCC
新加坡心脏学会SCS
《心电与循环》杂志


专家简介


绍兴市第一医疗集团、绍兴文理学院医学院院长。二级教授、主任医生,硕导、博导。浙江大学医学博士、日本福井大学博士后。国内知名的、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心脏病学科带头人、医学科普作家、心脏康复和人文医学的积极倡导者。浙江省卫生领军人才,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疾病预防与康复专委会副主委、浙江省医学会公共卫生学分会主委、省康复医学会心脏介入与心衰专委会主委。


主任医师,教授,科主任,200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授予外科学博士学位,荣获上海市高校优秀毕业生称号。2004-2006年在首都医科大学博士后工作站进行博士后研究,荣获国家博士后基金资助。2006年入职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07年任宣武医院血管外科行政副主任,宣武医院再生医学实验室主任。2012年获得北京市优秀青年医师提名,从医20年从未被患者投诉,获北京市卫生局十百千人才计划百级人才、北京市委组织部优秀人才等资助。作为课题负责人获得国家级课题资助3项,北京市级课题3项。其独立撰写的标书为本学科申报国家863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卫生部专项课题1项及北京市级课题4项。


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心内二支部书记。

浙江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介入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病基层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危重学组委员,CTOCC会员,亚太CTO俱乐部会员。获得2002年浙江省科技厅二等奖,2003浙江省教育厅二等奖。
擅长心血管疾病疑难诊治,心脏影像学(冠脉CTA,磁共振)诊断,复杂冠心病介入治疗,冠脉旋磨,冠脉慢性闭塞PCI处理等,卫生部介入培训基地导师。

Venue: Huanglong Hotel, Hangzhou

Email: qicc@qicc.org, zjxg2010@126.com

CopyRight◎ QICC2021

京ICP备16025898号-8

SCAN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