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CC2022】
大会论坛前瞻·亮点一览
2022年9月22日-25日,第十六届钱江国际心血管病会议(QICC 2022)将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办。会议即将召开之际,大会代谢与心血管疾病论坛坛主、浙江医院唐礼江教授接受严道医声专访,“剧透”论坛日程亮点,讲述多学科协同发展新理念。
血管与代谢:牵一发而动全身
“代谢紊乱不纠,心血管病不除”。
代谢紊乱与先心病、大血管疾病、心律失常、心衰、缺血性心脏病等心血管系统疾病都直接相关。糖代谢紊乱、脂代谢紊乱、氨基酸代谢紊乱,都会加剧心血管疾病死亡。
由于心血管代谢疾病发病原因复杂、单一手段难以控制,代谢性心血管疾病的整体控制情况并不理想。因此在唐礼江教授的规划中,“交叉与融合,理论与实践”的理念贯穿论坛全程。日程安排首先考虑的是通过回顾研读国内外重点研究进展,以循证医学和经验总结为指导,提高临床诊疗能力。
第一、探讨经典的代谢因素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血管疾病的发展过程受代谢因素的影响,血糖、血脂、尿酸、肥胖等多重代谢紊乱都是心血管疾病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因此会前筹备时就将这些因素相关的研究进展都纳入了课程中。
第二、探讨生命组学技术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现今,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等生命组学技术为代表的前沿学科正在带动医学技术不断创新。代谢组学技术可以与上游的基因组、转录组和蛋白组变化、甚至环境因素进行功能性结合,可以用于分析系统性代谢紊乱,鉴定生物标志物,预测心血管疾病风险。代谢与心血管病论坛也将包含有代谢组学研究的深入与拓展等精彩内容。
第三、纳入血糖血脂新进展,激发参会者兴趣。
血糖异常与血脂异常是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常见且重要的危险因素,因此这两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也是本次论坛的重点内容。
降糖领域循证医学研究的起点是1998年的UKPDS研究,最初大家认为既然以高血糖为主要表现的2型糖尿病可以显著增加心肌梗死、卒中以及心血管死亡的风险,那么应用降糖药物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水平,应该可以显著改善其大血管预后。
后来随着一些强化降糖药物的出现,提示降糖的最终目的应该是降低大血管并发症风险,而非仅仅追求血糖的正常化。比如降糖效果良好的胰岛素,有研究发现,长期的胰岛素治疗可能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发病风险及心脑血管事件风险。
近些年新型降糖药物SGLT-2抑制剂走入大众视野,在有效降糖的同时,还显著降低了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同样的,降低LDL-C是血脂异常防治的主要目标。但是关于LDL- C越来越低的目标值,一直不乏讨论。2019年ESC指南中建议,将ASCVD高风险患者的LDL-C控制目标从<70mg/dl进一步降低到了55mg/dl。
虽然有“越低越好”的说法,但这种说法属于“有效性”的范畴,能否被临床广泛接受,需要时间和研究的双重检验。
突破学科壁垒,助推医生成长
在唐礼江教授看来,本次代谢与心血管疾病论坛的召开,是一次交叉学科深度交流的好时机,有助于提高医生的临床综合处理能力。
“最早我们大家都是一个全科医生,后来亚专科越分越细,心血管内科中还分为各种各样的亚专科。好处很明显,在一个领域越钻越深。缺点也很明显,对于其他领域就不太了解。”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多学科协作趋势越来越明显,传统专科分界逐渐弱化。心和肺、心和脑、心和肾脏之间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些都是交叉学科未来发展的方向,可以去深入研究的地方。比如代谢与心血管疾病,既展示出心内科与内分泌科等多学科管理交叉融合的趋势,又是心血管代谢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重要体现。
唐礼江教授表示,临床上病情千变万化,每个病人的情况不同:“我们无法像套数学公式那样套进去,需要医生进行全面的分析,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多学科协同治疗模式的形成,需要临床医生具备对疾病诊治规律的整体理解以及拥有合作精神。未来我们更加需要打破学科壁垒,无论心内科医生、内分泌科医生,全科医生、急诊科医生,都要加强对心血管代谢疾病的关注和了解,更多关注心血管和脑血管的健康。
QICC十六岁,未来可期
作为浙江心血管“弄潮儿”的其中一员,唐礼江教授在谈到QICC时给予了高度评价:“我从第一届钱江会开始参加,一直到现在十六年,可以说钱江会见证了浙江心血管事业的兴起繁盛,也帮助了一批浙江心血管人成长提高。”
今天的QICC,目光所及之处更是在遥远的国际舞台。在王建安教授的带领下,在全国心血管同道的帮助下,QICC的影响力、会议规模逐渐扩大,朝着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品牌稳步前进。
唐礼江教授在采访的最后诚挚的邀请大家:“QICC未来可期,需要也值得大家积极参与、共同推动,在国际舞台上拥有一席之地,发出中国声音。”
专家简介
唐礼江
浙江医院(点击进入专家个人主页)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浙江医院心内科主任,院长助理,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老年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衰学组委员,中国医促会血管疾病高血压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心血管学会副理事长,浙江省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副主任委员,省优秀医师/全国优秀医师提名奖,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要从事心脏病介入诊治、冠心病预防和发病机制研究,曾在美国学习交流2年半,发表和交流文章100余篇,承担国家自然基金和省/厅市级课题共13项,获省和厅市级科技进步奖共5项。
往期回顾
向上滑动阅览
✦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