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CC2021】丨胡新央:推陈出新 绽放璀璨“钱江”学术

更新时间:2021-08-09 11:51:00点击次数:1687次字号:T|T



源远流长的钱塘江文化浸润着智慧、勇气、热情和创造力。在其滋养下,以杭州为中心的钱塘江流域“土膏沃饶,风俗淳秀,文贤人物之盛,前后相望”。

钱江国际心血管病会议(QICC)根植于钱江沃土,十五年来在我国心血管领域不断引领着“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钱江学术风潮。

胡新央教授

大会秘书长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

第二医院


.


QICC2021即将举办之际,大会秘书长、浙大二院浙大院区副院长、心血管内科胡新央教授在接受严道医声网采访时,“剧透”了本次大会值得期待的诸多亮点。


推陈出新焕发“钱江”学术新风采



今年QICC的会期定于9月23日至9月26日,对于今年会议的精彩内容,不少医生已经翘首以盼。胡新央教授介绍道,今年的QICC在筹备机制方面创新性地施行坛主制,每个版块内容由专门的坛主设计打磨,这样的筹备方式让大会呈现了更强的活力和生命力。胡新央教授细数了今年会议的几大亮点
首次推出“钱江菁英奖”:QICC一直致力于青年医生培养,历届会议中,通过病例大赛、优秀论文评选等形式,为青年医生搭建了展示交流的平台。今年会议首次创立“钱江菁英奖”,鼓励青年医生开展临床和基础研究创新,该奖项吸引了诸多优秀青年医生申报,相关的成果也将在会议期间进行展示。
心血管医学和科学前沿论坛打破基础与临床壁垒:以往的会议中,临床和基础相关的话题往往是分开的,临床医生和基础研究的专家并不在同一论坛讨论问题,此次QICC打破基础研究和临床之间的壁垒,邀请众多国内外著名的临床专家和基础研究领域的专家,围绕疾病治疗中的热点问题同场论道。比如针对心衰的问题,我们邀请了国际上非常著名的临床研究专家Carolyn Lam 和Milton Packer教授,以及基础转化研究方面做出卓越贡献的David Kass和Joseph Hill教授等,围绕射血分数保留心衰(HFpEF)从不同的角度探讨疾病治疗解决方案。这种形式在其他学术会议中应该是非常少见的,这样的讨论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心血管学科的发展。
设立临床研究论坛:临床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从方法学上怎么做设计和质量控制,很多临床医生并不清楚,此次会议专门设置临床研究论坛,邀请了相关领域经验丰富的专家,和大家分享经验,为大家答疑解惑。
与心血管交叉学科联动:我们也关注了一些其他交叉学科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比如设立代谢与心血管疾病论坛,临床已经证实SGLT2i和GLP-1等降血糖药物也能够起到非常好的心脏保护作用,针对这些前沿话题,我们邀请代谢领域专家和心血管领域专家,一起来从疾病整体治疗的层面,探讨相关临床研究的最新进展。此外,我们还设立了心脏外科论坛、外周血管疾病论坛、介入护理论坛等交叉学科论坛。
肿瘤心脏病学论坛聚焦国际前沿:肿瘤心脏病是当前国际上非常关注的热点,很多肿瘤病人用了靶向药物或者化疗药物后,会引发一些心脏毒性或相关反应,此次会议专门设置肿瘤心脏病论坛,将围绕这些国际前沿热点话题进行探讨。
JACC杂志专场:如何利用我们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数据在国际顶级学术平台中发表高质量的文献,是很多临床医生迫切想学习的,今年会议的JACC杂志专场,特别邀请了JACC系列杂志,包括JACC、JACC: Cardiovascular Imaging、JACC: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JACC:Asia等杂志的主编、副主编,为大家解析国际顶级学术杂志的选题、投稿等技巧,架起作者和杂志之间的桥梁。
深化国际合作:国际化视野一直是QICC非常注重的理念,过去历届会议中,我们与美国心脏协会(AHA)、美国心血管基础研究协会、美国华裔心脏病协会(CNAHA)、韩国血管成形峰会(TCTAP)、日本复杂心血管介入大会(CCT)等国际学术组织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合作。今年会议中,我们将在此基础上,继续与韩国血管成形峰会(TCTAP)、日本复杂心血管介入大会(CCT)、美国华裔心脏病协会(CNAHA)、台湾TTT学会举办联合论坛;同时我们也邀请了国外知名医学中心进行手术演示,进一步提高大会的国际影响力。
关注基层医生学习需求:本次会议在内容安排上,除了紧跟领域趋势的前沿内容外,继续着眼于帮助基层医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通过共识、指南解读、疑难病例探讨等形式,为基层医生提供疾病诊疗的切实指导。总之,精心设置的各分论坛汇总呈现了近一年来冠心病介入、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栓、结构性心脏病、心血管影像、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血管预防及康复、人工智能与创新、肺血管疾病、周围血管疾病以及心脏康复、护理等领域的最新进展。实战技术训练营、手术演示、病例竞赛、互动点评等多种形式交叉融合。

十五载初心如磐

绽放璀璨“钱江”学术芳华



今年正值QICC第十五届,作为会议秘书长,胡新央教授见证并参与了QICC十五年来精耕细作,从稚嫩中不断蜕变、成长的历程。
“QICC每年都在革新,但‘质量(Quality)、创新(Innovation)、合作(Collaboration)、培育(Cultivation)’始终是我们秉承的核心价值观。”回望QICC15年峥嵘发展,胡新央教授表示,“走在医疗品质的最前沿、走在学术创新的最尖端、走在全球合作的最热点、走在人才培育的第一线”既是QICC坚守的初心,亦是QICC不变的追求。
浸润着“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传统钱塘江文化,兼收“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新时代钱塘江精神,QICC在我国心血管学术会议中,始终绽放着独特的学术风采,历年来吸引着众多海内外专家的关注和参与。

胡新央教授表示,目前会议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除了以上亮点外,相信从未让大家失望的QICC还将呈现更多的惊喜和精彩!

专家简介

浙江大学教授,博导,浙大二院浙大院区副院长,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科研部主任,入选国家第四批“万人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

主要从事冠脉功能学和心肌修复的研究,以项目负责人承担科技部863项目1项、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以及浙江省重大专项等多项课题。目前兼任美国ACC协会会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心血管疾病临床研究工作组副组长、国际心脏研究会中国转化医学工作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委员等,并担任Circulation Research杂志编委和JCMM杂志副主编,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Advanced Science、Circulation Research、Stem Cells等杂志发表SCI论文75篇,研究成果获美国心脏年会(AHA)最佳循环研究论文奖,以主要成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


会议地点: 杭州国际博览中心

Email: qicc@qiccmd.com, zjxg2010@126.com

CopyRight◎ QICC 2023

京ICP备16025898号-8

扫码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