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CC 2022】|孙勇:今天与未来相互映照,钱江会是一份责无旁贷

更新时间:2022-08-22 09:36:00点击次数:1162次字号:T|T

未来正在由现在的发展缓慢形成,无数此刻构成未来回首时的风景源。


心血管学术领域的万事万物,瞬息万变,离不开万千医者、学者的不懈努力。

“我们希望能够在心脏康复、肺血管疾病这两个学术领域方兴未艾之时贡献一份力量,想人之所想,急人之所急,为心血管诊疗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而努力。”

孙勇教授在采访中表示,自己虽非心脏康复和肺血管诊疗领域最专业的医生,但作为心血管医生,关注并积极推动心脏康复、肺血管等相关学科的发展责无旁贷。他给自己的定位并非论坛坛主,而是一名正在进阶的“学生”,站在求学者的视野上,构思论坛框架。


2022年9月22日-25日,第十六届钱江国际心血管病会议(QICC 2022)将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行。会议召开前夕,大会康复论坛、肺血管论坛坛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孙勇教授介绍了论坛亮点和特色内容,分享了他在思考心脏康复与肺血管学术发展方向时所理解的实践路径。

康复论坛

六大版块首尾呼应 乘风而起迎新篇

时光流淌,接续守望。历经一代一代心血管人的创新与开拓,如今的心血管学术发展百态纷呈,冠心病、结构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传统或新兴的亚专科迎来了蓬勃发展时期,心脏康复和肺血管诊疗乘着这股“东风”方兴未艾。一枝一叶总关情,孙勇教授敏锐地关注到了心脏康复和肺血管诊疗领域的变革能为老百姓带来的切身益处。他在采访中坦言,关于心脏康复医学的发展他已经深度思考了多年。医生治病救人的过程不仅是问诊、开处方、做手术,还包括如何让患者在患病后更好地恢复,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或复发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寿命,降低死亡率。这是一名真正关心病人、为病人着想的医生的重要责任。身兼浙江省康复医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的常委,孙勇主任认为推动心脏康复的发展是他的职责所在。三年前,王建安书记定谋决策,毅然提出要建设心脏康复中心,并在之后的几年内精心筹划,调动可用资源用于康复中心的建设。这让孙勇教授受到了不少启发。“心脏康复的春天就要来了,借着钱江会的机会,我们想再把这股风吹向更远的地方,让更多的人能参与其中。”与此同时,近两年QICC的康复论坛备受关注,取得的学术效果也越来越好。与之相随的是,大家讨论的内容越来越深刻全面,往年一天的时间开始变得有些捉襟见肘。因此,在他的提议下,组委会为康复论坛再增加了半天时间,论坛整体时长改为一天半“兵不贵多而贵于精”,孙勇教授在内容上进行了取舍,结合往年论坛举办过程中大家普遍关注的话题,以及心脏康复实践过程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将论坛内容归纳成六大版块:

1、中心建设

俗话说,大海航行靠舵手。心脏康复的进一步发展不仅靠医生层面的努力,更需要来自医院、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关注和投入。康复中心的建设涉及到医疗资源分配、多学科交叉合作,要求医院从更高维度给予支持,结合医疗卫生政策进行规划,是一个“院长/书记工程”。

“只有医院的一把手重视并觉得这是一个有意义的事情,中心的建设才能得到保证。”

因此,在中心建设这一版块,孙勇教授期待能邀请到在这一领域极具学术声誉和影响力的“重量级“专家参与其中,主持会议、讲解医疗改革新形势、阐述康复中心在学科建设中的角色和地位、展望人工智能在心脏康复中的应用等,高屋建瓴,绘出心脏康复未来发展的蓝图。


2、指南与共识

众所周知,指南与专家共识是广大临床医生行医施治的“参考书”,也是医生了解和深入学习心血管临床实践知识的重要渠道。孙勇教授指出,心脏康复相关的指南与专家共识相对来说操作性较强,对哪些病人需要什么样的康复治疗,康复治疗的规范化流程都有着纲举目张的描写。有志于此的临床医生若能按照指南与专家共识进行临床实践,想必能在心脏康复领域取得一定成绩。

所以,从临床实践经验的角度出发,论坛计划邀请省内外知名且资历颇深的专家带来学术分享,内外联动,共同推动心脏康复领域单位指南与专家共识在更广范围推广与实践。


3、临床实践

见微以知著,心血管领域不同亚专科的发展相互交织,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心脏康复医学的更新也在随着心血管学术与诊疗技术的的进步而逐步完善。

心脏康复发展时间较早的如早期心梗、心衰病人的康复,现今也随着心梗、心衰患者诊疗技术的完善趋于成熟,当下要做的是巩固和推广。而关于TAVR患者的早期康复、肥厚型心肌病的康复治疗、心血管危重症参与康复治疗的风险把控、外科搭桥术后的快速康复、心外科围手术期的管理等这些都是跟随着心血管诊疗技术发展脚步而来的新内容,也是本次康复论坛需要着重关注和讨论的热点学术话题。


4、心肺运动试验

心肺运动试验对心肺疾病的早期诊断,药物、介入、手术预后等评估均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心脏康复的第一步。去年以此为主题的学术版块取得了良好的学术效果,本届康复论坛也将在沿袭去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供更多国内外名家经验,例如心肺运动试验数据分析与作图、心肺运动试验在青少年猝死风险评估中的应用、心肺运动试验在心外科围术期手术的评估价值、心肺运动试验和运动处方等,力求紧跟实践,常讲常新。

进行高质量的临床研究。

5、创新技术

每年心脏康复领域也会有不少创新技术在临床中得到应用,进一步丰富心脏康复的手段,而这些新技术推广完善的关键步骤就是临床医生结合应用经验针对某项特殊技术的交流与探讨,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往往能有利于反哺心脏康复医生的水平和意识,促进临床医生自身的发展。

因此,论坛将聚焦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仪在心力衰竭中的应用、体外心脏实验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应用、心脏反搏疗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无创结合6分钟行步试验等前沿实践内容,以此拓宽临床诊疗视野,加深临床专家对某项技术或诊疗手段的印象,推动心脏康复学科的发展。

6、临床科研

科学研究领域,青年阶段是珍贵的“黄金期”。此时,创新的源泉在奔涌,思想的光芒在跃动,对探索未知踌躇满志。心脏康复的发展也需要更多青年医生的关注与加入。因此,这一版块将以中青年医生为主角,以疑难复杂病例解析的形式展示各自在心脏康复领域的突出能力与创新技能,从而吸引更多青年医生发现心脏康复的魅力,了解心脏康复的内容,为心脏康复的发展注入青年活力。

肺血管论坛

病树前头万木春,展望肺血管治疗新时代

长期以来,人们对右心的认识与研究远远要远远低于左心,导致肺血管疾病逐渐成为心血管临床以及科研的焦点问题,疾病负担沉重。尽管过去二十年来有许多临床医生曾致力于或尝试解决此类疾病,但苦于肺血管病病因复杂,涉及到多学科合作,无法寻找到一个切实的有效的抓手或着力点而踌躅不前。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正是得益于这些前驱者锲而不舍的追求,近两年肺血管疾病从技术理论到临床治疗呈现出明显进步,肺血管疾病的诊疗即将迎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立足于此,孙勇教授同样向组委建议延长肺血管论坛举办时间,大会特批了两天半的时间用于肺血管论坛的召开。论坛时长的富足给予了更多的空间去思考和设计论坛的学术内容,孙勇教授遍邀领域大咖,获取了不少宝贵建议,对论坛的内容反复揣摩,精心设计。
首先,从整体“塑形”。论坛将从肺血管与右心功能的病例生理机制系统谈起,归纳并梳理肺动脉高压的定义、肺动脉栓塞的进展、肺动脉导致右心衰竭的管理、肺静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等内容,全面而细致地阐明学界对领域相关疾病的认知、临床研究证据,让参会嘉宾能更充分地了解肺血管疾病。其次,从细处抓起。针对一些新兴靶向药,肺动脉高压合并其它心血管疾病的诊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管理、PADN、经房间隔造瘘治疗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球囊扩张术治疗慢性血栓性肺高压等新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多角度、多层次探讨肺动脉高压的临床防治、基础研究等相关新技术、新方法、新理念及跨学科发展模式。

当前,孙勇教授正在通过不同渠道,邀请各路专家们共同打造一场精品肺血管论坛,“按照以往的合作,我相信绝大部分专家都能够接受邀请在论坛上带来学术分享。有了这些专家的支持与帮助,论坛质量就有了保证,能为我国肺血管事业的发展提供帮助。”

一份责任 一份信念

最真诚的信念总是在岁月的洗礼中历久弥坚。孙勇教授的“责无旁贷”或许也是从他多年医学会工作经历的潜移默化而来。

从2004年任浙江省医学会下设电生理分会秘书开始,孙勇教授已有了近18年的学会工作经验。回首这些年的工作经历,让他感触最深的就是在与老一辈专家交流过程中感受到的他们对医学、对行医救人的态度和情怀——

用睿智的思维考量:医者仁心自存有,愿破旧规渡人回。

用笃定的双手践行:修陋规以达仁制,树医范以正德行。

在孙勇教授的记忆里,前辈们和家里的长辈的一样,语调总是和风细雨,面容慈祥而善良。与他们的交流中你能真实的感受到他对晚辈的关怀与循循善诱。听他们讲述之前的工作经历时,你又能从中摸索到那种敢为人先,甘为人梯的精神。

他也在无形中向这种精神、这份情怀靠近,不断要求自己,锻造医者责任心。

水涨船高,人随势动。孙勇教授也很庆幸在医学会下设心血管专业相关分会工作拓宽了他与省内外同道的交流面,来自各地的专家也在日常工作和学术分享方面与孙勇教授建立了长期且友好的联系,让他在今天能有机会邀请全国乃至国外各地专家助阵QICC 康复论坛和肺血管论坛。

“正是因为有这个平台,不仅让我得到了锻炼,更给予了我与全国各地心血管同仁建立联系的契机,让我们能在学术,在平时工作中有互相帮助。”

今年正值浙江省医学会成立90周年。

在孙勇教授看来,对一个个体来说,90年正值暮年。但对于一个医学会来说,90年正值青壮年。“对浙江省心血管医生来说,浙江省医学会是一个永远的存在,它的厚重无法用时间长短来衡量,若非要用时间来衡量,那90年时光对与于它来说恰是少年,未来它还有百年风华,千年历史。”

没有千百昨日就没有今日盛景,传统之光照进现实,现实之窗将其滤得绚烂斑斓。

浙江省医学会90年蓬勃奔流,QICC置身其中,也在不断为其贡献一份涓滴之力。孙勇教授相信在浙江地区乃至世界各地心血管医生的帮助下,在医学会的支持下,QICC 2022的每一场论坛,每一次讨论,每一次答疑中也蕴藏着一份继往开来的责任,浸透了对于这个新时代的希冀与回报之心,必将书写出一个崭新的篇章。

专家简介


孙勇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点击进入专家个人主页)

心血管内科副主任,支部书记,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冠脉介入学组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心血管装备技术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老年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介入心血管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委员;浙江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委员;浙江省康复医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浙江省胸痛中心联盟常务委员;浙江省心血管学会理事;浙江省医学会、杭州市医学会医学鉴定专家;心电与循环、心脑血管病杂志编委;国家卫健委冠脉、先心介入学员培训导师;美国心脏学院专家会员(FACC)。首批拥有卫生部冠心病、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资质专家。曾访学德国,专攻冠心病介入治疗,熟练掌握冠脉介入治疗的各项策略、技术及仪器设备,擅长复杂冠心病导管介入治疗。


扫码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