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CC 2022】丨储慧民、于霞、周方:左心耳封堵论坛、心电论坛、山海论坛亮点前瞻

更新时间:2022-09-10 16:02:00点击次数:1155次字号:T|T

所谓医师,亦医亦师。

为医,救死扶伤,为师,教书育人。

2022年9月10日,恰逢中秋节、教师节双节来临。心怀皓月致敬师恩 ,QICC组委会也向广大医师同仁送上祝福。

【QICC2022】

大会论坛前瞻·亮点一览

2022年9月22日-25日,第十六届钱江国际心血管病会议(QICC 2022)将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办。大会将针对心血管疾病的最新诊疗和研究进行研讨,并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和手术演示。

大会即将召开之际,左心耳封堵论坛坛主、宁波市第一医院储慧民教授,心电论坛坛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于霞教授,山海论坛坛主、浙江省松阳县人民医院周方教授分别接受了严道医声网专访,分别介绍了论坛的框架及设计思路,并对本届QICC的召开表达了诚挚的祝愿。

储慧民

于霞

周方


左心耳封堵论坛


“我国房颤患者基数庞大,其中相当一部分患者存在心房心肌病潜在风险,这类患者就是未来需要LAAO的潜在群体,这些人群进行LAAO可以明显降低死亡及卒中风险。可以说,LAAO是‘前途无量’的。”

储慧民教授表示,自2014年左心耳封堵术(LAAO)正式进驻临床至今,我国LAAO技术及器械经历了突破性发展,相关指南陆续出台,其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都有许多值得探讨的话题,这些内容也将在本次论坛中进行呈现。

从指南和实践出发,注重LAAO规范

聚焦LAAO发展潮流及热点话题,论坛特别邀请了LAAO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以及行业权威专家,结合最新指南讲解如何规范实施LAAO,并对国内外最新临床研究结果进行深入解读,同时邀请国内多家中心的临床医师及学者参与讨论,为LAAO抗凝策略及未来发展方向提供新思路。

实践出真知,论坛还设置了病例分享环节,邀请国内优秀的LAAO术者结合具体病例解读LAAO适应证与禁忌证、手术操作技巧与要点,生动形象地诠释如何避免手术相关并发症、让LAAO更加安全,为患者带来最大的获益。

不辨不明,在思想争鸣中启发创新观念

据储慧民教授介绍,论坛还设计了引人入胜的辩论环节,聚焦“CTA能否代替TTE成为LAAO术前筛查及术后随访的常规手段”“新一代封堵器是否适合新手术者开展极简式LAAO”两大临床热点话题,在严谨且浓厚的学术氛围中各抒己见,碰撞出激烈的学术火花。

创新改变世界

目前,我国LAAO手术技术及器械创新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储慧民教授希望借助QICC这个平台将LAAO技术的亮点与前沿传递给更多人。除了标准LAAO术式,具有中国特色的房颤-LAAO一站式手术、极简式LAAO、IVUS指导下的LAAO届时也将在论坛展示,彰显我国学者在LAAO领域的不断突破与创新。

“LAAO术者对这一事业都是极具热情的,由这份热情孕育出的创新与进步是足以改变世界的。”

心电论坛


“十六载光阴飞逝,QICC在钱江文化的滋养下已经成长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心血管品牌学术会议。纵观这一路历程,王建安教授带领下的QICC始终致力于为不同层面的医学同仁传递最实用的学术动态,力争让每一名与会者在交流中提升自我。”


洗净铅华始见真,心电技术是关键

历经百余年发展,心电技术已经成为心血管疾病诊断不可或缺的辅助工具。临床上,心电图因其操作简单、可及性强、无创等诸多优点,成为多数心血管疾病患者就医后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首项检查。“无论是对于高水平医学中心还是基层医院,心电图检查都是举足轻重的。”于霞教授强调道。

理论为基,传递心电经典与热点

本次心电论坛邀请国内心电领域的知名专家云端聚首,围绕心脏电生理、基础心电图、起搏器心电图、特殊及疑难心电图、无创食管心脏电生理、心电图创新技术等经典与热点话题展开深入地讲解和讨论,采用专题讲座辅以病例讨论及专家点评的形式,将心电领域的疑点、难点与热点一网打尽。

病例为辅,注重提升基层心电水平

于霞教授指出,基层医生在心电图操作规范、结果判读等方面可能经验不足,无创食道心脏电生理运动平板等创新技术开展有限,而基层医生往往又是很多患者首先接触的医务工作者。因此,注重提升基层医疗水平同样是QICC一直重视的。

心电论坛面向基层医生开展病例投稿,从中筛选出最具教育意义的临床病例进行分析及讨论,吸取成功经验或教训,提升自身水平,实现在交流中共同进步。

“本次心电论坛话题覆盖基础与前沿,力求从多维度呈现心电领域的新发展,在此也特别感谢我的同事叶沈峰以及全体参与论坛筹备工作的同仁,相信在我们的精心安排下,一定能够为广大参会同道奉献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

山海论坛


“作为一名陪伴QICC走过十六年光景的基层医生,每一届QICC都传递了心血管领域最前沿最热门的科学知识以及临床最为重要的基础规范,让包括我在内的广大基层医生群体能够始终脚踏实地,并紧跟学科发展潮流。希望QICC未来永葆生机,持续传播更多优质学术内容。”

浙江省委、省政府推出的“山海”协作工程惠及了广大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山海”协作工程在心血管病领域的延伸,QICC特别设置山海论坛,致力于提升基层医生临床及科研能力。据周方教授介绍,本次山海论坛主要分为两大板块

互通有道,注重高效管理与交流

第一板块聚焦山海提升工程对县域强院建设的协同。自“山海”协作项目开展以来,浙江省基层医院与三甲医院形成医联体,互联网时代下如何实现科学对接、助力县域强院建设、提升管理质量、建立互联网医院是当务之急。届时,来自浙江省卫健委、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多名专家将现身说法,带来县域强院建设、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数字化改革、互联网信息化互通等方面的经验分享及主题讲座。

双管齐下,聚焦基础规范与前沿进展

第二板块围绕心血管病领域发展热点。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蒋峻教授为代表的专家团队将就医联体双向转诊、学科对接、胸痛中心及胸痛单元建设进行探讨,并分享心血管诊疗的最新指南解读、介入手术经验及临床中具有教育意义的病例,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让每一位参会的基层同仁从中有所收获。

“‘山海工程’是一项造福于让广大患者的民生项目,山海论坛也希望通过精心的内容设置,为广大基层医生呈现医疗管理以及心血管病防治方面最前沿的科学知识,通过加强基层医院与三甲医院之间的信息互通,为实现高效双向转诊架立沟通桥梁,从而共同为患者提供高质量诊疗服务”

专家简介


储慧民

宁波市第一医院(点击进入专家个人主页)

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心脏中心副主任,心律失常中心主任。担任中国医促会心电心律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分会/中国房颤中心联盟中青年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卫健委房颤卒中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分会全国委员,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心律学分会全国委员,中国房颤中心联盟常务委员,亚太结构性心脏病黄金会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常务委员,中国绿色电生理联盟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新媒体委员会副主委,《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实用心电学杂志》编委,浙江省心律失常与起搏分会委员兼心电生理治疗组副组长,宁波市医学会心脏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副主委。

宁波市领军拔尖人才第一层次,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房颤中心顾问专家,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特邀手术专家,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特邀手术专家,上海中山医院/胸科医院/仁济医院特邀手术专家,台湾大学医学院特邀专家,泰国胸科总院特邀手术专家,泰国马希多尔大学皇家医院特邀手术专家,印度梅第奇支柱医院特邀手术专家,海南亚洲博鳌超级医院特聘专家。
宁波市第一位出国做心脏手术的医生,是中国绿色电生理、房颤一站式、绿色左心耳封堵的奠基人之一,累计射频消融逾12000例,左心耳封堵术1200余例,擅长心律失常导管消融、左心耳封堵、心脏起搏器、先天性心脏病、二尖瓣TEER手术等治疗,发表SCI文章20余篇,执笔5项国家指南,牵头全国多中心注册研究3项,著作12部,Circulation/JACC/JCM/JCE/HeartRhythm多个著名杂志特邀编辑。


周 方

松阳县人民医院(点击进入专家个人主页)

党委书记,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丽水市绿谷名医,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栓组委员,丽水市医学会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丽水市医学会心脏与起搏分会委员,松阳县心脑血管病防治中心主任。1992年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先后于1995年和2001年两次赴浙医二院心内科进修学习,对各类心血管疾病的诊治有较丰富的经验。


于霞

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点击进入专家个人主页)

心电图科室副主任医师。

现任浙江省心血管学会委员,浙江无创心电学组副组长兼任组织委员,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心电学分会全国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心电学技术分会无创心脏电生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专业委员会无创心电学委员。

以主要参与者编写制定浙江省心电图危急值标准。

往期回顾

向上滑动阅览


QICC 2022|吴连拼、郑良荣、陈国雄:CTO论坛、电生理论坛、胸痛论坛亮点前瞻

QICC2022丨黄进宇:直面动脉粥样硬化争议,为中国心血管诊疗注入新鲜力量

QICC 2022丨林加锋、程震锋、傅慎文:室性心律失常论坛、创新论坛、心脏重症论坛亮点前瞻

QICC 2022丨江建军、郭航远、程继芳:介入无植入、医学与人文、介入护理论坛亮点前瞻

QICC 2022丨钱钢、周建庆、罗玉寅:心血管影像、介入质控、急诊PCI论坛亮点前瞻

QICC2022|张邢炜: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指南共识应常新常读、常读常新

QICC2022|王利宏:聚合力,拨心弦,共推房颤科学管理

QICC 2022|郭晓纲:肿瘤心脏“对话”,用创新理念推进新兴交叉学科发展

QICC 2022|孙勇:今天与未来相互映照,钱江会是一份责无旁贷

QICC 2022|周浩:全新理念,书写冠脉高阻力病变论坛不一样的故事

QICC 2022|吴高俊:激发创新火花,谱写血脂管理发展新篇章

QICC 2022|胡新央:潮起十六载,进能浪尖搏击,守可沉沙磨洗

QICC 2022征文、病例、钱江“菁英奖”投稿截止8月28日,快来领取投稿指南~

QICC 2022丨项美香:静水流深当沉潜,以高质量办会凝聚未来力量

QICC 2022|陈晓敏:在手术演示中互通共荣,在实践中践行底蕴深厚的钱江精神

QICC 2022|毛威:源远流长,在发展中永葆鲜活生机

QICC 2022|蒋峻:立足创新与规范,以更广阔视野传递冠脉领域发展动态

QICC 2022丨刘先宝:“弄”在实处 “潮”出前沿 打造务实创新的高质量学术交流平台

QICC 2022丨王建安:把最好的东西带给大家,办一场更“潮”的钱江会

9.22-25 王建安教授邀您共赴QICC2022 与“心”同行十六载,钱江年华正当时

汇菁英,熠钱江|QICC2022“钱江菁英奖”评选正在进行中~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