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CC 2021】丨 王利宏:因材施教因地制宜,钱江会的未来是国际化高质量大会

更新时间:2021-08-25 22:26:45点击次数:1474次字号:T|T

2021年9月23-26日,第十五届钱江国际心血管病学会议(QICC2021)将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如期召开。会议即将召开之际,大会心房颤动论坛坛主、浙江省人民医院王利宏教授在接受严道医声网专访时,提前为我们揭秘了QICC 2021心房颤动论坛学术亮点,并于访谈中畅谈了QICC的未来发展。

王利宏教授

心房颤动论坛坛主

浙江省人民医院



上下求索,内外联动

驱动我国房颤综合管理水平提升

▼▼▼


房颤作为临床中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之一,常常会产生心衰等后果,严重的还会形成血栓,诱发脑卒中,严重危害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房颤导致脑卒中患者数量约52.5万例,占我国所有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7.5%。每年因房颤导致脑卒中的治疗成本高达50亿元以上,房颤所引发脑卒中而导致的高致残率,给社会、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所以我们QICC此次特设心房颤动论坛,旨在围绕房颤领域目前的诊断、诊疗策略、前沿进展及国内外指南进行深度探讨和细致解读,着重针对近些年房颤领域层出不穷的新技术展开讨论。”王利宏教授首先介绍了本次QICC开设心房颤动论坛的背景。

他表示,自1998年我国开展第一例房颤射频消融术至今,经过20多年时间的发展,关于房颤微创手术治疗的新技术、新器械一直层出不穷。从房颤消融治疗所使用的能量来看,其经历了射频到冷冻的能量演化,近些年也有一些新能量如激光、超声及如今较为热门的脉冲等消融方式的出现,与其相关的临床研究也在不断推陈出新。
而这些新能量的出现对房颤手术成功率的增加及并发症的减少,都带来了非常多的益处。以脉冲电场消融为例,它能在消融区域内保持组织基质的完整性,从而避免贴近左心房后壁的食管、冠状动脉和膈神经等邻近组织受损伤,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左房室食道瘘就是房颤消融手术的并发症之一,虽然它的发生率比较低,但一出现就是致命的,造成的死亡率极高。而脉冲电场消融能有效避免此类并发症的产生,所以这些年在领域内非常热门。”王利宏教授结合临床实战经验分析道。

毋庸置疑,论坛将会围绕这些最新的器械、相关研究进行细致探讨。
王利宏教授同时强调,肺静脉隔离虽已被公认为不同类型房颤导管消融的“基石”,然而临床工作中单纯做好肺静脉隔离的成功率却仍只有70-80%。众多临床医生也在不断思考,包括指南也推荐在肺静脉隔离的基础上,考虑增加其他的消融部位,如低电压区、线性消融、碎裂电位、异位灶等,提高房颤导管消融手术的成功率。近年来关于此类课题的研究也在陆续发表,国内外各中心同时正在进行许多尝试。
所以,论坛在兼顾前沿的同时,也会围绕不同房颤消融手术策略、术式及与其相关的学术研究报告深入浅出地展开分析研讨。内修基本功,外融新技术。王利宏教授坦言:“不同主题内容设计的总体目的就是想要提升大家对房颤综合管理的水平、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相关并发症的产生。”
在专家邀请上,论坛也做到了内外联动。王利宏教授介绍,由于疫情影响,现阶段论坛打算以线上讲课为主,依托互联网优势,大会邀请了国内外房颤领域“大咖级”专家学者,如全国房颤联盟中心主席黄从新教授、德国欧阳非凡教授等进行相应的学术讲座,以提高我国心血管病医师在房颤治疗领域的整体水平。

深合作,凝众心,奋力谱新篇

▼▼▼

“今年QICC的运营方式和前几届不一样。”谈及论坛筹备过程中,令其印象最深刻的事时,王利宏教授回答道。

今年QICC选择了与浙江省各医疗单位深度合作,邀请众医院、科室相关领域带头人、领军人物或骨干成员负责各论坛学术版块的内容设计、规划及专家邀请等工作,组委会团队则承担了全省各单位、办会人员之间的统筹协调等工作。在王利宏教授看来,这样的安排十分巧妙,即能充分调动浙江省各办会成员的积极性,又能以一种切实有效的形式让QICC因地制宜,术业有专攻,同时更接地气。

“大家对各自领域的工作热情都非常高涨,参与度也非常高,几次开协调会的时候都十分积极地为整个会议的部署献计献策。”王利宏教授说。

15年掷地有声,王利宏教授指出,如今的QICC已然发展成为我国乃至国际心血管病领域的特色品牌学术会议,有着深远的影响力。尽管受疫情影响,但各办会成员之间无形之中有着一种默契,希望齐心协力,把今年的QICC办得更高水平、更高质量。

问及如何形容如今的QICC,王利宏教授用三个关键词进行了概括——创新、宏大和团结。

他认为,创新一直是QICC的灵魂所在,也是放在QICC四大办会宗旨第一位的内容。每年的QICC都会有来自各方面最前沿的内容,且每一届QICC和上一届QICC所推出的热点内容都会有所不同。它能让每一次来参会的专家或学员们都能学到新知识、看到新方向,在通过会议传达最新观点的同时,也鼓舞领域内心血管病医生携手共进,沉潜务实,将理论转化为临床实践技术。

其次,QICC经过15年的发展,QICC无论是在办会规模亦或是会议影响力方面也都变得越来越宏大。抚今追昔,王利宏教授回忆,20年前,QICC的前生还是浙江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年会、他还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陈君柱教授的学生时,当时的年会仅在省内有一定的影响力,而经过15年的发展,QICC已然成为国内外有着广泛知名度的品牌学术会议,从最初的几百人参会发展成为现在的5、6千人参会,注册人数高达上万人,足以证明QICC旺盛的生命力和茁壮成长的能量。

团结已是所有浙江省心血管人共同认可的观点。

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正是这许多年来,浙江省心血管同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使得QICC取得了巨大成功,使浙江省心血管病事业取得了丰硕成果。从指南解析到自主创新,从冠脉介入、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到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浙江省无论是在手术量还是在器械植入量方面,一直趋于全国前列。

“浙江省心血管病事业的发展近些年还是非常迅猛的,许多领域我们浙江省在全国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力,这不是每个省都有的,应该说是在我们全省同道的共同努力下,团结奋进取得的成功。”王利宏教授表示。

树高千尺因有根,江河万里总有源。浙江省心血管病学科发展走过几十年沧海桑田,现已硕果累累。回顾15年历史,QICC从2006年蹒跚起步那一刻起,就始终和浙江省心血管病事业的血脉紧密相连。一场会,一代人。QICC如同一条绵延不息的河流,承载并见证了浙江省心血管事业15年飞速发展中的点点滴滴。

对于QICC的未来,王利宏教授充满信心。他希望会议能在已有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会议规模越来越大,影响力越来越深远。

“尽管QICC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有着国际影响力的会议,但它可能和AHA年会、ESC年会等国际心血管病学术大会有一定的差距,我希望QICC未来能向这些大会看齐,奋力跑好会议高质量发展的接力棒,成为全世界一流的心血管病学术大会!”

第十五届钱江国际心血管病学会议(QICC2021)

大会主席

王建安


大会主办

浙江省医学会


协办单位

浙江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

浙江省医学会介入心血管病学分会(筹)


会议支持

国家心血管区域医疗中心
浙江省心血管学会
浙江大学心血管研究所
韩国血管成形术峰会TCTAP
台湾介入性心脏血管医学会TSCI
德国先天性、结构性及瓣膜性心脏病介入大会CSI
日本复杂心血管介入学会CCT
香港心脏专科学院HKCC
新加坡心脏学会SCS
《心电与循环》杂志

专家简介

心内科主任,大内科教研室主任。

杭州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内科学教研室主任,浙江省心脑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心律失常介入诊疗工程技术人员培训基地负责人,浙江省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心血管学会副理事长,国家卫生部心脏介入手术培训导师。